躏组词和拼音

1、蹂组词和拼音躏 躏lìn【动】(形声。从足,蔺(lìn)声。本义:使力的碾踏)同本义〖trample〗躏玄鹤,乱昆鸡。——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百姓奔走相蹂躏。

2、躏拼音:lìn 基本信息:部首:足,四角码:64127,仓颉:rmtlg 86五笔:khay,98五笔:khay,郑码:JITN 统一码:8E8F,总笔画数:21 基本字义:〔蹂躏〕见“蹂”。

3、躏,发音为:lìn,现代汉语中一般与“蹂(róu)”搭配为“蹂躏”使用。意为“践踏,比喻用暴力欺压、侮辱、侵害。繁体字:躏,部首:足,总笔画: 21。笔顺编号:251212112242532411121。笔顺读写: 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横竖竖点竖横折钩撇竖点横横横竖横。

4、【躏 lìn】文字本义是:用力碾踏。组词如:躏践(踩踏;践踏)、躏蹂(踩踏)、躏藉(踩踏;践踏)。。等等 引申意思是:欺压、伤害。组词如:躏蹂(摧残)、躏跞(迫害)、躏轹(蹂躏)、躏蹙(摧残)、躏藉(压迫,伤害)。。等等。【踵 zhǒng】文字本义是:脚后跟。

5、跺躏 [róu lìn]践踏,比喻用暴力欺压、侵凌,造句:无辜的百姓遭受战争蹂躏。躏轹 [lìn lì]践踏碾压;蹂躏。躏藉 [lìn jiè]踩踏;践踏。躏践 [lìn jiàn]踩踏;践踏。躏蹂 [lìn róu]踩踏。

躏组词

请问:什么是“蜻蜓”、“蹂躏”、“城墙”?

1、意思:昆虫,捕食小飞虫,是益虫。幼虫称“水虿”,生活在水中(有的地区称“蚂螂”)。组词:蜻蜓 、蜻虰 、蜻蝏 、蜻蛉 、蜻蜻 、蜻蛚 、蛉蜻 、竖蜻蜓。蹂 读音:róu 意思:踩;践踏。组词:蹂躏 、蹂若 、蹂促、蹂籍 、蹂藉、 蹂践、蹂踏 、躏蹂 。

2、面向着积水滩,背后是城墙,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,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,心中完全安适,无所求也无可怕,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。是的,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,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,动中有静。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,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,以便刺激;在北平,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。

3、壁虎:爬故宫城墙容易,爬网络防火墙难啊!蝙蝠:我是名副其实的超声游击队。

4、无数蜻蜓齐上下,一双鸂鶒对沉浮。东行万里堪乘兴,须向山阴上小舟。注释:卜居:出自《楚辞》名篇《卜居》,意思是选择居住的地方。浣花溪:在四川成都西郊,名百花潭,锦江上游一段。水西头:浣花溪由西向东流,水西头这里指溪水上游。主人:诗人自称。为卜:为此而卜居。

5、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。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,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、构造、性质、种类、成因、功能、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、特点、来源、演变、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,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,文章具有科学性,条理性,语言确切生动。

躏踵什么意思?

1、引申意思是:欺压、伤害。组词如:躏蹂(摧残)、躏跞(迫害)、躏轹(蹂躏)、躏蹙(摧残)、躏藉(压迫,伤害)。。等等。【踵 zhǒng】文字本义是:脚后跟。引申意思是:追随、跟从、到、继承。

2、释义:摩,摩擦。踵,脚后跟。 接,碰。肩碰着肩,脚碰着脚。形容人多拥挤。出处:西汉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“临淄之途,车毂击,人肩摩。”译文:齐国的街上,车相互碰撞,人肩碰着肩。用法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多时。

3、两腿尽量弯曲,像坐的样子,但臀部不着地:~在地上。引闲居:不能再~在家里了。[蹲班]留级: ~生。[蹲点]深入到基层单位,参加实际工作,进行调查研究等。组词:蹲膘、踞蹲、猫蹲、蹲节、蹲舞 蹴的汉字释义: 踢:~鞠(踢球)。 踏:~踏。一~而就。

4、足字旁的字有踢、跑、跃、躁、蹒、蹲、跳、跟、跌、趴、蹈、踏、跨、路、蹿、踪、蹊、跚、蹦、踮、跺、距、趾、蹭、踩、躏、蹂、跤、跪、跋、_、踹、蹋、蹄、踝、跎、踵、蹉、躇、踣、踌、践、跻、跷、踉、跄等。具体介绍以下几个字:踢释义:抬起腿用脚撞击。

5、带足字旁的字:跌、踢、蹈、趴、跟、蹿、踏、踮、蹊、跚、路、躁、蹦、踪、跨、蹒、跃、蹭、距、踩、跺、趾、蹂、躏、跤、跋、跪、蹚、踹、蹋、蹄、蹇、踣、践、踝、蹉、躇、踵、跻、趸、踌、跷、跎;足释义:脚;腿。 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。 指足球运动。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