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面自,下面木,念什么?

niè 箭靶子。古代测日影的标杆。标准,法式:圭臬。笔画数:10;部首:自;笔顺编号:3251111234 详细解释:--- 臬 niè 【名】箭靶〖target〗臬,射准的也。——《说文》;引申为目标;准则 所发无臬。——张衡《东京赋》又如:臬极(准则;标准)古代测日影的标杆〖guidepost〗陈圭置臬,瞻星揆地。

拼 音 niè 部 首 自 笔 画 10 五 行 木 五 笔 THSU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箭靶子。古代测日影的标杆。标准,法式:圭~。

臬niè 中文解释 - 英文翻译 臬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:自 部外笔画:4 总笔画:10 五笔86:THSU 五笔98:THSU 仓颉:HUD 笔顺编号:3251111234 四角号码:26904 Unicode:CJK 统一汉字 U+81EC 基本字义 箭靶子。古代测日影的标杆。标准,法式:圭~。

臬niè 基本字义 箭靶子。 古代测日影的标杆。 标准,法式:圭~。

臬这个字什么意思

1、作为单独的汉字:在古代,臬是指夹在两个东西之间的小木棍,后来也用来表示夹在两者之间的任何东西。例如,在古代的建筑中,夹在柱子和梁之间的小木棍就叫做“臬木”,在医学上,则指夹在肉里的小刺或小块。

臬字拼音怎么读和组词

2、臬基本解释:箭靶子。古代测日影的标杆。标准,法式:圭臬。

3、臬字的意思:古代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。箭靶子,引申为目标。臬字从人,从箭,其本义是箭靶子,引申为目标。因为箭靶子的标准是中正,故臬字又引申为准则、法度。在古代,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被称为臬使,也称为宪臬、廉使,常与台字连用,合称为臬台。

臬怎么读

“臬”字是一个汉字,读音为“niè”,是一个偏旁部首。下面将从字形、发音、用法等方面来介绍“臬”字。字形 “臬”字的上面是“月”字旁,下面是“立”字旁,中间是“耳”字旁,整个字的组成结构比较复杂。在古代,它的原意是“夹在两个东西之间的小木棍”。

圭臬(gui nie)读音是:“圭”读音为guī,第一声。是指玉器上的装饰,形状像篆书中的九,代表吉祥和美好。“臬”读音为niè,第四声。是指衣襟的下端,引申为界限、标准的意思。在发音上,注意将“圭”字的声调读为第一声,即高平音,而将“臬”字的声调读为第四声,即降声。

臬字拼音怎么读和组词

臬的读音为niè。笔顺结构。臬字为上下结构,部首为“自”,下边是“木”。臬字共10画,它的笔顺为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捺。基本释义。射箭的目标;靶子。臬,射准的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古代测日影的标杆。陈圭置臬,瞻星揆地。——《石阙铭·序》。

臬读音为[niè],最初是箭靶的意思,引申为目标、准则。古代有“所发无臬”的说法,表示射箭时必须瞄准箭靶。臬还被用来作为古代测日影的标杆,如《石阙铭·序》中提到的“陈圭置臬,瞻星揆地”。在法律上,臬指的是刑法或法度,如《书·康诰》中的“外事,汝陈时臬,司师兹殷罚有伦”。

很难读的生僻字

1、难读的字有:槑、氼、烎、垚、圐、圙、嘦、嫑、觊、觎、饕、餮、魍、魉。槑 该字未收录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中,属于生僻字,普通话读音为méi,最早见于金文中,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。基本含义古同“梅”。氼 该字未收录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中,属于生僻字,普通话读音为nì。

2、比较难写的字有:齉nàng、灪yù、韽ān、龖dá、齺zōu、騳dú鸜qú、騱xí、虋mén、钃zhú、麣yán、鞻lóu、顟láo、饙fēn、虪shù、飝fēi、讞yàn、靐bìng、齾yà、爨cuàn、厵yuán、魕jī、饐yì、麷fēng。

臬字拼音怎么读和组词

3、Biángbiáng面(汉语拼音:Biángbiáng miàn,biang字是一个合字,有多种写法,均无法输入电脑,常被代替写为BiángBiáng面、biángbiang面或彪彪面、冰冰面)是陕西关中特色传统风味面食,因为制作过程中有biang、biang的声音而得名,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,通常手工拉成长宽厚的面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