貌字左边念什么

1、mào 名 形声。从豹省,皃(mào)声。本作“皃”,从“人白”,象人面形。儿,古文“人”字。本义:面容,相貌,容貌。左边偏旁是:豸 zhì 〈名〉本指长脊兽,如猫、虎之类。引申为无脚的虫,体多长,如蚯蚓之类。右边偏旁是:皃 mào ◎ 同“貌”。“皃”其实就是“貌”的本字。

2、豸zhì 豸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笔画 部首:豸 部外笔画:0 总笔画:7 五笔86:EER 五笔98:ETYT 仓颉:BSHH 笔顺编号:3443533 四角号码:20222 Unicode:CJK 统一汉字 U+8C78 基本字义 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:虫~(虫子的通称)。 〔獬~〕见“獬”。

3、豸zhì 部首:豸 部外笔画:0 总笔画:7 五笔86:EER 五笔98:ETYT 仓颉:BSHH 笔顺编号:3443533 四角号码:20222 Unicode:CJK 统一汉字 U+8C78 基本字义 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:虫~(虫子的通称)。〔獬~〕见“獬”。解决。

貏怎么组词

豸有什么组词

1、獬豸 [xiè zhì]也作獬(zhì)。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兽,能用角顶理亏的人。冠豸 [guān zhì]戴豸冠。豸冠,即獬豸冠,古代御史所戴的帽子。解豸 [xiè zhì]神兽名。相传能辨曲直。豸簪 [zhì zān]刻有獬豸形的发簪,古代监察、执法官所用。

2、冠豸 [guān zhì]戴豸冠。豸冠,即獬豸冠,古代御史所戴的帽子。解豸 [xiè zhì]神兽名。相传能辨曲直。豸簪 [zhì zān]刻有獬豸形的发簪,古代监察、执法官所用。黑豸 [hēi zhì]冠名。即獬豸冠。为御史法冠。豸袍 [zhì páo]古代监察、执法等官员所穿的袍服。

3、使子逞其志,庶有豸乎。——《左传》组词:豸角[ zhì jiǎo ]獬豸的角。豸袍[ zhì páo ]古代监察、执法等官员所穿的袍服。豸:通“廌”(zhì),即獬豸(獬廌),古代传说中的异兽(一说独角兽),能辩是非曲直。古代法庭上用它来辨别罪犯,它会攻击无理者使其离去。

4、豸的组词、拼音及解释如下:豸角[zhìjiǎo]。獬豸的角。獬豸,古代传说中神兽。生一角,能别曲直,触邪佞。貏豸[bǐzhì]。山势连延渐平貌。有豸[yǒuzhì]。有所解除;得以解除。解豸[xièzhì]。

比字的同音字有哪些字

碧、蔽、鄙、弊、璧、蓖、庇、痹、敝、陛等等。这些同音字在发音上与“bi”相同,但它们的意义各异。比如,“笔”是一种用来写字的工具;“鼻”则是人和动物用于呼吸的部位;“比”表示比较的意思;“必”则是表达必须的词语。

比的同音字有:笔、鄙、笔、匕、彼 笔拼音:bǐ 释义:写字、画图的工具。组成汉字的点、横、直、撇、捺等。鄙拼音:bǐ 释义: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,五百家为一鄙。郊野之处,边远的地方:边鄙。笔拼音:bǐ 释义:写字、画图的工具:毛笔。钢笔。铅笔。

”bǐ“的同音字有:比、笔、鄙、彼、妣、柀、沘、毞、等。组词有:比赛、毛笔、卑鄙、彼此、祖妣、柀子、沘江、毞毲。释义卑鄙[bēi bǐ]:人格低下,举止不端,品性恶劣。祖妣[zǔ bǐ]:男女祖先。 称已故祖母。毞毲[bǐ duō]:中国古代西北、西南少数民族所织的一种兽毛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