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徵明的徵怎么读
1、读:[ zhēng ]徵的释义:、“征”的繁体字。召集。如:“徵兵”。= 责问、询问。验证、证明。
2、徵 zhēng,徵的简体字:征。本义:征召。(徵 zhǐ,古代五音之一。用来表示音调高低的词。相当於西乐音阶中的 sol(即简谱“5”)。《周礼春官大师》:“皆文之以五声: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”)征,只有一个读音:zhēng 百度百科:文徵明【1470-1559】,原名璧,字徵明。
3、文徽明的徽的读音是:huī。文徵明(1470年11月28日—1559年3月28日),原名壁(bì),字徵明。四十二岁起以字行,更字徵仲。因先世衡山人,故号衡山居士,世称文衡山,明代画家、书法家、文学家、鉴藏家。
4、在中文中,“徵”字的发音为“zhēn”,这是一个平舌音,与“征”字的发音“zhēng”不同。尽管如此,当作为文徵明的名字时,“徵”与“征”被统一读作“zhēng”。这种读音的统一,主要是出于历史习惯和文化传承的考虑。文徵明生活在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,他的艺术成就被广泛认可。
徴怎么读组词
1、徴是一个汉字,读音为“zhǐ”时,意思同“徵”。古代五音“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”之一;读音为zhēng时,意思同徵。组词有徵召、徵兵、缓徵等。
2、“徴”字“zhēng”音简化字为“征”,可以组词“征收、征兵、征尘、征程”等,其“zhǐ”音仅用于“宫商角徵羽”,其“chéng”音应可按其字义组词(略)。
3、五音中的徴念zhǐ,声母zh,韵母i,声调三声。徴是一个多音字,如下:zhǐ 古代五声音阶的第四音,又名“迭”。相当于工尺谱上的“六”,现在简谱上的“5”。zhēng 召,征召。求;取。敛取;征收。徭役;租税。证验;效应。
4、徴的读音为zhēng,也读作zh。徴的详细解释如下:徴的读音 徴是一个多音字,具有两种常见的发音。其一种读音为zhēng,另一种为zh。在不同的语境和词汇中,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发音。徴的组词及意义 微徴:表示征兆或迹象的微细表现。
5、组词:徵兵、徵发、催徵、徵聚、清徵 读音[ zhēng ]的释义:“征”的繁体字。组词:蔡徵、亡徵、表徵、抽徵、应徵 徵的笔顺:相关组词:徵理[zhǐ lǐ]召见审问。徵漕[zhǐ cáo]征收漕粮。徵贲[zhǐ bì]征聘。徵徭[zhǐ yáo]赋税和徭役。徵剥[zhǐ bāo]征收剥削。
徵的组词有哪些?
1、●徵 zhǐ 组词:徵羽(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声音节中的后两音) 含商咀徵 、 徵名责实 、 含宫咀徵 、 变徵之声 ● 徵zhēng “征”的繁体字。组词:召集。如:“徵兵”。 责问、询问。如:“徵询意见”。 公开寻求、招请。
2、、“征”的繁体字。召集。如:“徵兵”。= 责问、询问。验证、证明。
3、姓。如三国时吴国有徵崇。组词:含宫咀徵 hán gōng jǔ zhēng 意思是:“宫”、“商”、“徵”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。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。同“含商咀徵”。徵召 zhēng zhào 意思是:征求召集。
4、汉字组词:徵字在开头的组词:徵兵、徵羽、徵募、徵收、徵兆、徵询、徵用、徵引、徵税、徵文、徵信社、徵求、徵才会、徵集、徵逐、徵婚、徵信录、徵名责实、徵招、徵询、徵候、徵聘、徵选、徵召等组词。
徵是什么读音?
1、读音 徽(hui)读作huī 徵(zhēng)读作zhēng 字意 徽:本意是指三纠绳,也指旧地名,在今中国安徽省歙县。还指系琴弦的绳,后用做抚琴标记的名称。该文字在《说文》和《易·坎》等文献均有记载。徵:召也。从微省,壬为徵。行於微而文达者,即徵之;会意。从微省、壬。
2、“徵”的读音是: zhǐ 和 zhēng 。当念 徵[zhǐ] 时 释义:古代五音之一。用来表示音调高低的词。相当於西乐音阶中的 sol(即简谱“5”)。组词:徵集 zhǐ jí 意思是:召集,征求收集。徵士 zhǐ shì 意思是:指不接受朝廷征聘的隐士。 征求人才。
3、古代五音之一,用“徵”来表示,读zhǐ,不简化作“征”。后来,“徵”在汉字演变过程中,形成了zhēng的读音,表示召也。从微省,壬为徵。行於微而文达者,即徵之。会意。从微省、壬。行于微而闻达。追究;追问。徵的释义 ⑴ 会意。从微省、壬。行于微而闻达。本义:征召。
4、徴有两个读音,分别是zhǐ和zhēng。徵的解释 徵(zhǐ)是古代五音之一,五音包括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。古代音律学家将这五种音调作为音乐的基本元素,用于创作和演奏各种音乐作品。当读音为“zhēng”时,它的意义与徵相同,都表示一种音调或音乐符号。
5、徵 拼音:zhēng zhǐ 简体字:征 部首:彳,部外笔画:12,总笔画:15 五笔86&98:TMGT 仓颉:HOUGK 笔顺编号:332252111213134 四角号码:28240 UniCode:CJK 统一汉字 U+5FB5 基本字义 --- ● 徵 zhǐㄓˇ ◎ 古代五音之一,相当于简谱“5”。
微的形近字是什么
1、微的形近字是徵、徽。徵zhǐ zhēng [ zhǐ ]古代五音之一。用来表示音调高低的词。[ zhēng ]“征”的繁体字。召集。追究;追问 证明 姓。徽huī 表示某个集体的标志;符号:国徽。团徽。校徽。徽章。美好的:徽号。
2、微的形近字徵,组词:催徵、少徵、清徵、徵喻、徵发。微的形近字徾,组词:徾徾。微的形近字徼,组词:徼福、青徼、徼绕、火徼、绝徼。校徽 [xiào huī]学校成员佩戴在胸前的标明校名的徽章。徽墨 [huī mò]旧徽州府歙州(今安徽歙县)出产的墨。
3、微的形近字之一是徵,古代表示音调高低的五音之一,也是“征”的繁体字形式,用于召集、追究等含义。 另一个形近字是徽,它代表某个集体的标志或符号,如国徽、校徽等。同时,徽也用来指代美好的事物,以及旧府名徽州。
徴字怎么读?
1、“徴”字读音 “徴”字“zhēng”音简化字为“征”,可以组词“征收、征兵、征尘、征程”等,其“zhǐ”音仅用于“宫商角徵羽”,其“chéng”音应可按其字义组词(略)。
2、徴”读“zhǐ”或“zhēng”,是“徵”的异体字。徴——读音:[zhǐ] 、[zhēng]部首:彳五笔:TMGT 释义:[zhǐ]:古同“徵”。 [zhēng]:古同“徵”。徵——读音:[zhǐ]、[zhēng]部首:彳五笔:TMGT 释义:[ zhǐ ]古代五音之一。用来表示音调高低的词。
3、徴的读音是[zhǐ]、[zhēng]。徴的出处 徵的出处是古代五音“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”之一。徵的演变 古代五音之一,用“徵”来表示,读zhǐ,不简化作“征”。后来,“徵”在汉字演变过程中,形成了zhēng的读音,表示召也。从微省,壬为徵。行於微而文达者,即徵之。会意。
4、徴读作:zhēng 徴部首:彳部,部外笔画:11画,总笔画:14画 五笔:TMGT,仓颉:HOUGK,郑码:OICM 四角:28240,结构:左中右,统一码:5FB4 笔顺:ノノ,フ,一一,一ノ一ノ丶 释义:古代五音之一。用来表示音调高低的词。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