怂组词和拼音

1、拼音:sǒng 部首:心四角码:88330仓颉:oop 86五笔:wwnu98五笔:wwnu郑码:ODOW 统一码:6002总笔画数:8笔顺:34344544 释义:惊惧 扩展资料 怂的笔画 怂组词 怂恿、怂慂、弄怂、怂悀、怂兢、撺怂、怂惥、哄怂,具体解释如下: 怂恿:[sǒng yǒng] 鼓动、撺掇别人去做某事。

2、瓜怂[guā sǒng]笨,呆。认怂[rèn sǒng]表示认输,自认倒霉。哈怂[hā sǒng]哈怂这个词是目前流行的损人语是陕西特有的常用方言,大意为坏蛋的意思,哈就是坏,怂是这个人的意思,连起来也就是:这个人真坏的意思。撺怂[cuān sǒng]亦作撺耸。

3、组词:怂恿、弄怂、怂慂、撺怂、哄怂 怂恿[sǒng yǒng]解释: 从旁劝说鼓动。造句:坏人总是怂恿好人做坏事。弄怂[nòng sǒng]解释:怂恿。出处:周立波 《山乡巨变》上五:“ 符贱庚 ,你是一个现贫农,刚才说的那些话,是出于你自己的本意呢,还是听了旁人的弄怂。

4、怂的意思是:惊惧。怂是一个汉字,读音为sǒng,基本释义:松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;惊,惊惧。出自:怂,惊也。《说文》。将乍往而未半,怵悼栗而怂兢。《文选·张衡·西京赋》。部首:心,部外笔画:4,总笔画:8,撇、点、撇、捺、点、卧钩、点、点。详细释义 形声。

5、组词解释 怂恿[sǒng yǒng]鼓动、撺掇别人去做某事。坏怂[huài sǒng]关中一带方言。怂孩子[sóng hái zi]现今网络流行语,是由方言演化而来的,词语解释等同于“熊孩子”,用于形容孩子调皮的,岁数小不懂人事的,也形容批评孩子的。

6、〔~恿〕鼓动别人去做某事。惊,惊惧。拼音:sǒng 部首:心 笔画:撇、点、撇、捺、点、斜钩、点、点 怂的相关组词:1·、怂恿[sǒng yǒng]鼓动、撺掇别人去做某事。坏怂[huài sǒng]关中一带方言。怂兢[sǒng jīng]惊慌。

怂是指什么意思

1、“怂”是指惊惧、惊慌。“怂”在网络用语中,又被用作“_”的讹借字,义“讽刺人软弱无能”。“怂”的组词有:怂恿、怂兢、瓜怂、怂女、怂包、弄怂、怂样、哄怂、坏怂、怂逼、撺怂、怂_、怂_、秒怂。“怂”的例句:看到对面这么强的阵容我立刻就怂了。

2、怂是一个多义词,通常表示胆小、懦弱、不敢冒险,也可以表示犹豫、拖延、不紧不慢。在口语和网络用语中,常常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或态度显得怯懦、胆小。由于“怂”字的多义性和发音简单,很多人开始使用它代替其他的表达方式,例如“胆小”、“懦弱”、“没有勇气”等。

怂怎么组词

3、怂,意思是惊惧。读音:sǒng。具体释义:(1)本义:惊慌。(2)惊,惊惧,如怂兢。(3)鼓动别人去做某事,如怂恿。(4)从旁鼓动,如怂恧。(5)网络用语中,该字又被用作“”(sóng)的讹借字,意思是讽刺人软弱无能。

4、怂的意思是指内心感到恐惧或者惊慌。以下是详细解释:基本含义 “怂”这个字在汉语中通常用来形容一种心理状态,即因为面临某种压力、困难或者威胁而感到害怕或者恐慌。这种情绪可能源于外界的刺激,也可能是由于自身的担忧和恐惧感产生的。

怂是什么意思?

“怂”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胆小、懦弱、缺乏勇气。在日常生活中,当我们遇到一个不敢承担责任,容易被吓倒的人时,我们可能会用“怂”来形容他。“怂”这个词汇源自汉语,它与“胆小”、“懦弱”等词汇紧密相关。

“怂”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软弱无能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人被冠以“怂”的称呼,这通常是出于对他们的轻视或是嘲讽。而“怂”字本身也可以组成词语“怂恿”,它意味着鼓励或鼓动别人去做某事。

“怂”这个词,其读音为sǒng,有着丰富的含义。最初,它有【怂恿】之意,即鼓动他人做事,也有惊惧或害怕的意思,字形由心部组成,体现出内心的反应。然而,在现代网络用语中,怂更多被赋予了窝囊、胆小、泄气的含义,用来调侃或嘲笑那些表现胆怯的人,如“认怂”或“怂了”。

结论是:怂这个词有多种含义,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特点或行为反应。以下是对其含义的直观解读:首先,怂常常用来讽刺他人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表现出的软弱无能,暗示其缺乏勇气或决断力。比如,当我们说一个人是怂包,就是在形容他是个懦弱、胆小怕事的人。

怂怎么解释

1、怂)sǒng 〔怂恿〕鼓动别人去做某事。惊,惊惧。笔画数:8;部首:心;笔顺编号:34344544 详细解释 怂 怂 sǒng 【动】(形声。从心,从声。本义:惊慌)同本义〖terrify〗怂,惊也。——《说文》将乍往而未半,怵悼栗而怂兢。

2、怂字的正确读音是“sǒng”。 基本释义包括鼓动别人去做某事,以及感到惊慌或惊惧。 在网络用语中,怂字常被用作谐音字,表示“讽刺人软弱无能”。 “怂”是一个形声字。 它的字形由“心”和“从”组成,表示其声旁。 “怂”字的本义是惊慌。

3、怂的组词及解释 怂包:指懦弱、胆小的人。怂恿:指通过言语或行为来刺激或鼓动对方采取某些行动。怂货:指胆小、没有种、没有担当的人,通常是一种贬义用法。怂样:指显得胆小、懦弱的行为或态度,也可以指出现犹豫、拖延的表现。

怂,怎么读?

怂 [sǒng]部首:心 五笔:WWNU 繁体:怂 [解释]〔~恿〕鼓动别人去做某事。 惊,惊惧。

怂 读音为 song 第三声 同音字有:耸悚竦 “怂”是指软弱无能,“认怂”就是认输,认为自己能力不够!通常是骂别人无能、软弱。

读音为“sǒng”的“怂”字,是一种形声字,由“心”和“声”两部分组成。在古代文献中,它最初的意思是形容人因恐惧而表现出的惊慌状态。例如,《说文》中提到:“怂,惊也。”这说明了“怂”字最初的含义就是惊慌,常用于描述人们在面对危险或恐惧时的心理反应。

怂是一个汉字,读音为sǒng,基本释义:〔~恿〕鼓动别人去做某事;惊,惊惧。◎ 怂 sǒng 〈动〉(1) (形声。从心,从声。本义:惊慌)(2) 同本义 [terrify]怂,惊也。——《说文》将乍往而未半,怵悼栗而怂兢。

怂字有哪些组词,怂字的笔顺是什么?

1、释义:惊惧 扩展资料 怂的笔画 怂组词 怂恿、怂慂、弄怂、怂悀、怂兢、撺怂、怂惥、哄怂,具体解释如下: 怂恿:[sǒng yǒng] 鼓动、撺掇别人去做某事。 怂包:[sǒng bāo] 懦弱、没有胆量、胆小怕事的人。

2、笔顺:ノ丶ノ丶丶フ丶丶 释义:〔怂恿〕鼓动别人去做某事。

3、笔顺ノ丶ノ丶丶フ丶丶 相关组词:怂惥[sǒng yǒng]即怂恿。撺怂[cuān sǒng]亦作撺耸。怂头日脑[sǒng tóu rì nǎo]竿头:竹竿尖头;上:上升。比喻学业进步很快。怂兢[sǒng jīng]惊慌。怂包[sǒng bāo]懦弱、没有胆量、胆小怕事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