朿查哪个部首

朿的读音有多种可能,根据不同的语境,它可能被读作“chì”或“sǔn”等,具体的读音需要依据上下文来判断。而它的拼音输入法,可以通过“chì”或“sǔn”来查找。在汉字构成方面,朿的部首是“”,这个部首通常用于表示与木或树木相关的字。

朿ci:应查木部2划。但新华字典未收录该字。“枣”查木部4划。

“朿”的读音是cì,是“刺”的本字。但“朿”只是一个偏旁,不是部首。在7000个通用汉字中,带有“朿”的字只有五个,即“刺、枣、策、棘、僰”,但它们的笔画数都不是十八画。

朿 拼音:cì部首:木,部外笔画:2,总笔画:6 基本字义 朿cì(ㄘˋ)同“刺”。English stab 古籍解释 编辑 康熙字典 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七赐切,音刺。《说文》木芒也。徐锴曰:草木之朿。茦、莿二文,音义同。○按《说文》朿自为部,枣、棘字从之,今误入。

刺去掉立刀旁,成为朿字。朿[cì],这个字的部首为木,共6画。朿字在《说文解字》中被解释为:“朿,木芒也。象形。”这说明朿字的形状像树木枝叶上最尖锐的部分。在古代,朿是指树木枝叶上最尖锐的部位,与现代意义上的刺字基本相同。

朿的组词是

1、组词:朿木、带朿、木朿。意思都是带刺的树。朿,ci,象形,木芒也,古同“刺”。出处:《辞海》。朿同时也是一个姓,在中国是很少见的,而且姓朿的人极为少见。

2、朿两个怎么读如下:是“棘”,读作:jí。拼音:jí,声母是j,韵母是í,读作第2声。释义:酸枣树,落叶灌木。有刺,果小味酸。种子供药用,治神经衰弱等。树可作嫁接大枣树的砧木。带刺草木的通称:荆~。刺;扎:~手。

3、朿的相关组词:束缚、结束、拘束、花束、束腰、约束、束胸、光束、束发、一束、管束、装束、束带、束草、束心、束腹、集束、束手、羁束、束身、收束、束骨、束装、检束、束阁。

4、棘读音为jí。“朿”是“刺”的本字。两个“朿”字并排立着,表示棘树多刺,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。本义:丛生的小枣树。组词:披荆斩棘、棘手、棘皮动物、荆天棘地、钩章棘句、丛棘。棘的笔顺名称:横、竖、横折钩、竖、撇、点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竖、撇、捺。

朿的拼音怎么拼写和组词

朿的偏旁和组词

荆棘 [ jīng jí ]基本释义 荆:荆条,无刺;棘,酸枣,有刺。两者常丛生为从莽。

[cì]来自百度汉语|报错 朿_百度汉语 [释义] 古同“刺”。

组词:朿木、带朿、木朿。意思都是带刺的树。朿,ci,象形,木芒也,古同“刺”。出处:《辞海》。朿同时也是一个姓,在中国是很少见的,而且姓朿的人极为少见。

棘的右半部读作“朿[cì]”。朿是一个汉语汉字,其拼音为cì。在古代,它与“刺”同义,主要用于描述树木枝叶上最为尖锐的部分。在《辞海》中,朿被定义为树木枝叶上最尖锐的部位,即“刺”的具体形态。此外,它也作为偏旁出现,与“刺”字并用。

朿的读音有多种可能,根据不同的语境,它可能被读作“chì”或“sǔn”等,具体的读音需要依据上下文来判断。而它的拼音输入法,可以通过“chì”或“sǔn”来查找。在汉字构成方面,朿的部首是“”,这个部首通常用于表示与木或树木相关的字。

“朿”加偏旁组成“刺”,组词:刺打 、刺啦、刺溜、刺刀、刺耳。刺 [cì ]:用有尖的东西插入:刺绣。刺伤。刺杀;暗杀:刺客。被刺。行刺。;侦探,打听:刺探;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坏处:讽刺。讥刺;尖锐像针的东西:芒刺。鱼刺。刺丛。刺 [cī ]:象声词:刺地滑了一跤。

棘的右半部读什么吗

棘的右半部读作“朿[cì]”。朿是一个汉语汉字,其拼音为cì。在古代,它与“刺”同义,主要用于描述树木枝叶上最为尖锐的部分。在《辞海》中,朿被定义为树木枝叶上最尖锐的部位,即“刺”的具体形态。此外,它也作为偏旁出现,与“刺”字并用。

朿的拼音怎么拼写和组词

棘:jí 释义:酸枣树,茎上多刺;泛指有刺的苗木:荆~。~手(喻事情难办)。~刺。~针。针形的刺:~皮动物。古同“戟”,兵器。例句:子都拔棘以逐之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越棘大弓,天子之戎器也。

“棘”字的部首是“木”“棘”读“jí”。左右结构 释义:1,酸枣树,茎上多刺;泛指有刺的苗木:荆棘。棘手(喻事情难办)。棘刺。棘针。针形的刺:棘皮动物。2,古同【戟】字:兵器。古代一种合戈、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:钩棘,青铜棘。 “荆棘”:尽管荆棘塞途,他们还是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。

拼音:jí。部首:一。结构:左右。笔画:12画。笔画顺序:横、竖、横折钩、竖、撇、点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竖、撇、捺。释义:酸枣树。泛指有刺的草木。草木刺人;刺。针形的刺。词语:荆棘、棘手、棘刺、沙棘、棘突。

朿的拼音是什么?

1、朿 拼音: cì 部首: 木 部首笔划: 4 笔画顺序: 125234 总笔划: 6 朿 cì 古同“刺”。

2、朿拼音:[cì]来自百度汉语|报错 朿_百度汉语 [释义] 古同“刺”。

3、朿两个怎么读如下:是“棘”,读作:jí。拼音:jí,声母是j,韵母是í,读作第2声。释义:酸枣树,落叶灌木。有刺,果小味酸。种子供药用,治神经衰弱等。树可作嫁接大枣树的砧木。带刺草木的通称:荆~。刺;扎:~手。

4、朿拼音:[cì]来自百度汉语|报错 朿_百度汉语 [释义] 古同“刺”。

朿的拼音怎么拼写和组词

5、朿 拼音:cì 部首:木,部外笔画:2,总笔画:6 五笔86:gmii 五笔98:smv 仓颉:db 笔顺编号:125234 四角号码:50902 unicode:cjk 统一汉字 u+673f 基本字义 ● 朿 cìㄘˋ◎ 古同“刺”。

6、朿 拼音:cì部首:木,部外笔画:2,总笔画:6 基本字义 朿cì(ㄘˋ)同“刺”。English stab 古籍解释 编辑 康熙字典 《唐韵》《集韵》《韵会》七赐切,音刺。《说文》木芒也。徐锴曰:草木之朿。茦、莿二文,音义同。○按《说文》朿自为部,枣、棘字从之,今误入。

朿怎么组词

1、组词:朿木、带朿、木朿。意思都是带刺的树。朿,ci,象形,木芒也,古同“刺”。出处:《辞海》。朿同时也是一个姓,在中国是很少见的,而且姓朿的人极为少见。

2、朿两个怎么读如下:是“棘”,读作:jí。拼音:jí,声母是j,韵母是í,读作第2声。释义:酸枣树,落叶灌木。有刺,果小味酸。种子供药用,治神经衰弱等。树可作嫁接大枣树的砧木。带刺草木的通称:荆~。刺;扎:~手。

3、朿的相关组词:束缚、结束、拘束、花束、束腰、约束、束胸、光束、束发、一束、管束、装束、束带、束草、束心、束腹、集束、束手、羁束、束身、收束、束骨、束装、检束、束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