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陟读什么?

1、“陟”读音:[ zhì ] 陟,汉字。陟字骨刻文演变,引自:丁再献、丁蕾《东夷文化与山东·骨刻文释读》十九章第二节,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。

2、zhì 〔动〕(1)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。从阜,从步。左边是山坡,右边是两只向上的脚,表示由低处向高处走。本义:由低处向高处走;升;登高)(2) 同本义,与“降”相对 陟,登也。——《说文》陟,升也。——《尔雅》陟降庭止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闵予小子》汝陟帝位。——《虞书》省幽明以黜陟。

3、陟,zhì 登高:~山。晋升,进用:黜~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“~罚臧否,不宜异同”。

4、陟拼音:zhì 基本信息:部首:阝,四角码:71221,仓颉:nlylh 86五笔:bhit,98五笔:bhht,郑码:YIKO 统一码:965F,总笔画数:9 基本解释:登高:陟山。晋升,进用:黜陟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

5、结论:陟的读音为 [zhì],其部首为阝,共有9画。此字的基本含义包括登高和晋升,如登山远望和官职的升降。相关词汇如陟遐、程磁陟踵等,都体现了其在古代文言中的广泛运用。具体来说,陟字源自《尔雅·释诂》,意为升或登高,如陟山一词,描绘了登临葱茏山岗的情景。

陟读音怎样拼写?

陟zhì 基本字义 登高:~山。 晋升,进用:黜~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“~罚臧否,不宜异同”。

陟 [zhì][zhì] 登高:~山。;晋升,进用:黜~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

陟,读音:[zhì]释义:登高。 晋升,进用。

陟读音:zhì,部首:阝,笔画:9,解释:〈文〉登高。〈文〉晋升。造句 慈母望儿倚门倚闾,游子思亲陟岵陟屺。踏石疾行防倾侧,斜坡缓步调喘息;盘陟高下九转曲,石阶陟降四百级。治怀县(今河南武陟西南大虹桥南)。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。

陟读音:zhì,声母是zh,韵母是i,声调是四声。陟部首:阝部,部外笔画:7画,总笔画:9画 释义:登高:陟山。晋升,进用:黜陟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姓。

陟的解释

陟zhì 基本字义 登高:~山。 晋升,进用:黜~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“~罚臧否,不宜异同”。

晋升,进用:黜~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“~罚臧否,不宜异同”。详细解释 〈动〉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。从阜,从步。左边是山坡,右边是两只向上的脚,表示由低处向高处走。本义:由低处向高处走;升;登高)同本义,与“降”相对 [climb up;ascend]陟,登也。——《说文》陟,升也。

陟 [zhì][解释] 登高:~山。晋升,进用:黜~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

陟,读音:[zhì]释义:登高。 晋升,进用。

陟读音:zhì,部首:阝,笔画:9,解释:〈文〉登高。〈文〉晋升。造句 慈母望儿倚门倚闾,游子思亲陟岵陟屺。踏石疾行防倾侧,斜坡缓步调喘息;盘陟高下九转曲,石阶陟降四百级。治怀县(今河南武陟西南大虹桥南)。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。

陟【zhì]】 释义:本意是从低处向高处走;后也指抽象的升高,如登上帝位,提拨升迁。相信学过《出师表》的都对这个字不陌生吧,“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”这句话就是说奖惩功过,不应有所不同。

陟,怎么组词?还有拼音怎么拼

1、陟拼 音 zhì 部 首 阝 笔 画 9 五 行 金 五 笔 BHIT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登高:~山。晋升,进用:黜~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“~罚臧否,不宜异同”。

2、陟:读zhì。组词:常规词:陟山(登山)。黜陟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陟屺(登屺山;比喻思念母亲;屺,无草木的山)。陟岵(登岵山。比喻思念父亲;岵,草木繁茂的山)。陟遐(远行)。陟卓(远行)。陟涉(跋涉)。陟罚(提拔与惩罚)。陟黜(进用与贬黜)。陟劝(提升与奖励)。陟明(进用贤明)。

3、”陟“字读作:“zhì”,声母是z,韵腹是h,韵母是i,读作第四声。释义:陟的古字形像两脚交替沿山而上,本义是从低处走向高处,后也指抽象的升高,如登上帝位、提拔升迁等。动词:提拔,升迁。形容词:高,高峻。名词:重叠的山陵。

4、陟拼音:zhì 基本信息:部首:阝,四角码:71221,仓颉:nlylh 86五笔:bhit,98五笔:bhht,郑码:YIKO 统一码:965F,总笔画数:9 基本解释:登高:陟山。晋升,进用:黜陟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

“陟”的读音是什么?

陟 拼音:[zhì]部首:阝部 笔画:9笔 五笔:BHIT 释义:登高:~山。晋升,进用:黜~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“~罚臧否,不宜异同”。

陟读音:zhì,部首:阝,笔画:9,解释:〈文〉登高。〈文〉晋升。造句 慈母望儿倚门倚闾,游子思亲陟岵陟屺。踏石疾行防倾侧,斜坡缓步调喘息;盘陟高下九转曲,石阶陟降四百级。治怀县(今河南武陟西南大虹桥南)。宫中府中,俱为一体,陟罚臧否,不宜。

陟,读音:[zhì]释义:登高。 晋升,进用。

“陟”读音:[ zhì ] 陟,汉字。陟字骨刻文演变,引自:丁再献、丁蕾《东夷文化与山东·骨刻文释读》十九章第二节,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。

陟读音:zhì,声母是zh,韵母是i,声调是四声。陟部首:阝部,部外笔画:7画,总笔画:9画 释义:登高:陟山。晋升,进用:黜陟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姓。

陟的意思是:指晋升、登高。陟的读音是:zhì。陟(拼音:zhì)是汉语二级通用字,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。陟的古字形像两脚交替沿山而上,本义是从低处走向高处,后也指抽象的升高,如登上帝位、提拔升迁等。会意字。甲骨文的右边是“阜”,意为台阶或山丘;阜字右边为两个“止”。

陟这个字怎么读?

1、陟zhì 基本字义 登高:~山。 晋升,进用:黜~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“~罚臧否,不宜异同”。

2、陟 [zhì][zhì] 登高:~山。;晋升,进用:黜~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

3、陟 zhì (1) ㄓˋ (2) 登高:~山。 (3) 晋升,进用:黜~(指官吏的进退升降)。“~罚臧否,不宜异同”。示例: 明 王铎《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》:“光宗元季庚申,起公(袁可立)尚宝司司丞。熹宗元季辛酉,陟尚宝司少卿,七月陟太仆寺少卿。

4、陟,读音:[zhì]释义:登高。 晋升,进用。